一、觀察封口機現場演示效果
實測封口表面
要求廠家用實際包裝材料(如你常用的薄膜)進行封口演示,近距離觀察封口邊緣:
合格表現:封口處無褶皺、氣泡、局部凸起或凹陷,表面光滑平整,邊緣與薄膜主體過渡自然。
不合格表現:出現波浪形褶皺、氣泡鼓包、封口中間凹陷或邊緣卷曲,可能是溫度不均、壓力不穩(wěn)定或機械結構精度不足導致。
對比多層堆疊效果
將封好的包裝袋堆疊 20 層以上,輕壓觀察是否出現封口錯位或變形:
設備:封口邊緣剛性足,堆疊后無明顯偏移,說明封口平整度和強度均勻。
劣質設備:可能因封口厚度不均,堆疊后出現傾斜或局部壓潰。
二、檢測封口厚度均勻性
用卡尺測量封口寬度
在封口長度方向上取前、中、后 3 個點,用游標卡尺測量封口寬度(熱封區(qū)域的實際壓合寬度):
合格標準:各點寬度誤差≤0.5mm,說明設備壓力和溫度分布均勻。
誤差過大:可能是發(fā)熱條變形、壓合輥兩端壓力不一致,導致封口寬窄不一、平整度差。
撕開封口觀察內部融合狀態(tài)
手動撕開封口,觀察熱封層的融合痕跡:
表現:薄膜兩層完全融合,無分層或局部未粘合現象,斷裂面出現在薄膜本體而非封口處。
劣質表現:封口內部有明顯分層、氣泡或未熔合的 “白線”,說明溫度或壓力不足,導致封口虛焊、表面看似平整但內部不牢固。
三、測試不同速度下的穩(wěn)定性
調節(jié)封口速度觀察變化
讓樣機在低速、中速、高速三種模式下分別封口(若設備支持變頻調速):
設備:不同速度下封口平整度一致,無因速度變化導致的褶皺或熔膠拉絲現象。
劣質設備:高速時可能因發(fā)熱元件升溫滯后,出現封口發(fā)虛、邊緣毛糙;低速時可能因過熱導致薄膜融化過度、封口起皺。
模擬連續(xù)作業(yè)場景
讓設備連續(xù)封口 20-30 個包裝袋,觀察后續(xù)封口是否出現平整度下降:
合格表現:長時間作業(yè)后,封口質量穩(wěn)定,無因設備發(fā)熱導致的機械變形或溫度漂移。
異常表現:連續(xù)作業(yè)后封口逐漸出現褶皺或熔膠不均,可能是散熱設計不良或機械部件耐磨性差。
四、參考設備技術參數與細節(jié)設計
查看發(fā)熱條與壓合結構
詢問廠家發(fā)熱條是否為整體式設計(非拼接式),壓合輥是否經過動平衡校準:
整體式發(fā)熱條:溫度均勻性更好,避免拼接處溫差導致封口局部過熱或欠熱。
動平衡壓合輥:轉動時壓力均勻,防止因輥體偏心導致封口左右壓力不一致、出現單邊褶皺。